農曆七月十五「中元節」燒紙給亡人是迷信?看看佛家怎麼說

按照《佛說盂蘭盆經》記載,佛陀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是個大孝子,出家後一直惦記還在滾滾紅塵中的母親。他證得神通之後,一心要救度父母脫離輪迴,以報親恩。就用天眼張望,看到母親已經墮於鬼道之中,餓得皮骨相連,痛苦不堪。

目犍連趕緊以缽盛飯,再使神通送食給母親。不料,母親身為餓鬼,眼見到食物遞到嘴邊,剛要張口,那食物就化為火炭。目犍連尊者見此情景,五內俱焚,百爪撓心。他心疼母親,百計營謀不得施,於是急急向佛陀求助,求開示解救之法。

眾所周知,目犍連尊者是佛的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高手。但是,縱使有再大的神通也無法代母親承受一絲一毫。可見,生死業緣,果報自受,父子至親,無肯代受。

佛陀告訴目犍連,由於母親業報太深,不是目犍連一人的能力可以救度,必須在七月十五眾僧結夏安居圓滿的日子,用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,承仗三寶威德福力,拔濟母親脫離餓鬼道,並能救拔現世父母、七世父母、六親眷屬,出三途六道之苦。

Advertisements

目犍連尊者照著佛的指示去做,恭敬虔誠地打齋供僧,眾僧歡喜齊力誦經持咒,以大法力加持其母,終於使其獲得解脫。當時佛陀也由於這個因緣,講說了《盂蘭盆經》。

中國南北朝梁武帝大力提倡,盂蘭盆法會成為節日,舉辦盂蘭盆會,以此功德迴向,祈願現世父母消災延壽、七世父母脫離惡道。。

這段感人肺腑的故事,即男女老少皆知的「目連救母」,在莫高窟等多個石窟的壁畫中,都有表現。

殊勝的佛歡喜日和僧自恣日

那麼,問題又來了,佛陀指示目犍連尊者辦盂蘭盆供的日子,為啥非要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呢?

其實這一天的準確稱謂是「佛歡喜日」、「僧自恣日」。這一節日源於古印度。佛住世時,印度夏日雨季來臨,地面上有很多昆蟲。佛陀就要求弟子「結雨安居」,每年農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近白天內,比丘(僧侶)不得外出托缽乞食,只能在山林間打坐經行,專心修持,以免誤踩生靈。

Advertisements

佛教傳到我國,我國是溫帶氣候,沒有雨季之說,但這三個月剛好是夏天,所以改稱「結夏安居」。要求僧人三個月內精進用功,閉門不出。到七月十五這一天,安居圓滿結束,叫「解夏」。精進用功有點像學生考前惡補,需要發奮,因而有許多人證果,向佛彙報成績。佛陀深感欣慰而歡喜,「佛歡喜日」、「僧自恣日」由此而來。

目犍連尊者正是依照佛的指示,在眾僧皆大歡喜的殊勝日子裡,供齋辦盂蘭盆會,加持力量倍倍增長,如獲得加速度一般的功德,一舉成功地解脫了母親的惡報!

所以,是先有「佛歡喜日「後有「盂蘭盆節」。農曆七月十五,應該是一個祥瑞、慈悲、歡喜、光明、溫暖、感恩的殊勝日子。而不是心懷對故人的懷念,而陰鬱、凄苦、悲切,更不必對鬼道眾生外出而心懷畏懼、神秘、萎縮。

via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