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難見真情!老夫妻省吃儉用「19年資助30名學生」 今丈夫重病住院「換他們千里報恩」惹哭眾人
適時對他人伸出援手,在你需要幫忙的時候,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饋!19年來有30多位貧困學生獲得了協助,得以完成學業、步入社會,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對夫妻,他們不是有錢人,依舊選擇燃燒自己來照亮學子們,而當丈夫重病時,過去的受助學生也一一現身,讓夫妻倆感動萬分。
夫妻19年資助30多名學子
19年來大陸一對夫妻:謝鳳麗和她的丈夫黃進文,這些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:默默地資助著海南各地有困難的大學生。
他們並非有錢人,平時省吃儉用,一年到頭難買一件衣服;艱苦樸素,一台老人手機用了很多年,
幫助30多個孩子順利上大學,自從2003年通過當地媒體,資助第一筆助學金後,夫妻二人便開始了資助家庭困難學生上學的「事業」。
19年來,謝鳳麗和丈夫黃進文的資助從未間斷,資助的費用也從最初的500元(約新台幣2千多元人民幣)提至8000元(約新台幣3萬4千多元)不等,幫助了30多名困難學子求學。
自從2003年通過南國都市報資助第一筆500元的助學金後,謝鳳麗和她的丈夫便開始資助困難學生上學的「事業」,這一做就是19年。
謝鳳麗留《南國都市報》作紀念
高考一結束,已經退休的謝鳳麗每天都會拿著《南國都市報》細細地看,「農村的孩子很不容易,能考上大學的,我都想幫幫他們。」因為家庭的原因,謝鳳麗沒上過大學,這讓她很遺憾。「以前我沒有機會上學,深知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,我不想讓這些孩子走我的老路。」
謝鳳麗一家人生活都很節儉,「省下來的錢可以圓孩子們的讀書夢,這多值得呀。」謝鳳麗笑著說,錢花在哪裡都沒有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值得。
謝鳳麗看上去總是乾乾淨淨、整潔大方,顯得樸素而有精神,使用的老人手機也是兒子換新手機後留下來的。
「這手機都用了好多年了,只要不壞都可以用的。」謝鳳麗說,家裡東西不壞都可以洗洗接著用,家裡收藏信件的箱子也是多年前買的。看著被資助的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,不斷地成長,她覺得自己很快樂。
最初動機:孩子不能放棄學業
謝鳳麗1975年到定安縣新竹鎮下鄉,在下鄉的5年裡,她從扛不起鋤頭到熟練地務農,當地農民給了她很多幫助。
謝鳳麗心懷著感恩之心,2003年看到定安女孩鄧超群因家庭貧困求學難的報導後,她立馬資助了鄧超群500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2千多元人民幣),這是她當時大半個月的薪資。也就是這500元人民幣的助學金,開啟了謝鳳麗長達19年的助學之路。
謝鳳麗說:「我和丈夫的想法很簡單,我們的生活、吃穿也很簡單,不需要花什麼錢。我就想幫助家庭困難學生,這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、國家都有好處。」
從此,夫妻倆每年都會拿出部分薪資,資助困難學生上學。謝鳳麗說:「我們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孩子在學校裡好好學習。」
「那時候薪資不高,好在老公支持我,剛做這個事就覺得不管錢多錢少,一定要堅持!」謝鳳麗說,自己最初捐資助學唯一的心願就是孩子不能因沒錢而輟學。
「阿姨,您們好!十分感謝您們的熱心幫助,感謝您們的愛心,我在學校很好,天氣越來越冷了,叔叔阿姨要多加注意身體……」
這是2008年,一位姓王的受捐學生寫給謝鳳麗的信,每一位受捐學生都親切地稱呼謝鳳麗為阿姨,而謝鳳麗也在心裡將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。
謝鳳麗查看學生的信
類似的感謝信夫妻倆收到厚厚一大疊,這不過是其中一封。還有一張皺皺巴巴的捐款單,詳細記錄了夫妻倆多年來向社會捐款的數目和受資助學生名單。
在謝鳳麗的住處,她珍藏了兩件寶貝,一是她多年積攢下來的郵票,另一件則是資助學生給她寫的信件。她將這些來信編訂成冊,看到這些信件,她就能想到這些學生的樣子,有的還能說出來這些學生在哪裡工作。
謝鳳麗當年捐助的很多對象,目前已成家立業,這些曾受她資助的天南海北的學生、孩子一直都跟她聯繫。「我在學校很好,很努力地學習,您要照顧好自己和叔叔。」這樣的話,在謝鳳麗資助的學生的來信中頻頻出現。每一句類似的話,都讓謝鳳麗感覺特別貼心。
早些年受到謝鳳麗和黃進文資助的大學生,已進入社會各個崗位。有的成了公司總經理,有的則走在公益第一線。
「待日後我有能力時,我會像你們一樣,幫助他人,把這份愛心接力下去……」受到夫妻倆資助的困難學生,他們保持與謝鳳麗的聯繫,做一個有愛心的人。
他們在大學期間,自願參與公益性社會服務工作。自強不息學習,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。很多被謝鳳麗夫妻倆資助過的孩子都會抽出時間來看望他們。
「阿姨和叔叔人都特別好,我能幫的一定都會幫忙。」其中一位學生彭家奔說,如今他已經大學畢業,也會像阿姨和叔叔一樣,去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5月31日,黃進文又進行第二次手術的過程中,2015年資助過的姑娘韓妙妙,當天晚上趕到手術室,一直守到第二天。手術4天後,資助過的學生鐘仁參也趕到醫院幫忙。
謝鳳麗說,資助的學生,也許還不能立刻回報社會,但她對孩子們充滿信心,會憑藉自己的力量反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。
愛的付出總是無私,愛的反哺最是動人。
在19年的光陰裡,謝鳳麗和黃進文持之以恆的付出,也看到了一批批貧困學子長大成才。他們帶著愛心前行,更將愛心傳遞。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